五月 06, 2025

Log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
Password *
Remember Me

外泌體(Exosome)是當今全球生技圈最熱門的科技趨勢,也是台灣繼晶圓代工之後,下一個最適合發展CRDMO(委託研發代工)的項目,看好外泌體應用發展潛力,為期兩天的再生醫學國際論壇,將深入探討外泌體在醫美、皮膚、毛髮、眼科、骨科到基因細胞治療的最新跨科別應用,以及外泌體新藥開發的國際優勢與趨勢,期望促進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歷經2018年、2023年及今年(2024)5月,前後3屆國會審查的再生醫療法案,終於在今天(6月4日)三讀通過。未來,針對基因、細胞及其衍生物,用以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細胞、組織及器官的新技術與新製劑,分別以《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規範管理。希望提供現行醫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新的選擇,同時帶動國內再生醫療科技與產業的發展。

為確保再生醫療的安全、品質及有效性,維護醫療迫切需求病人即時接受先進再生醫療的權益,行政院會今(25)日通過衛生福利部擬具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等兩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

經過三十多年的醞釀,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批准了 lifileucel (Amtagvi),這是第一個使用稱為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TIL) 的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方法。該機構於 2024年 2 月 16 日宣布的決定也使 lifileucel 成為第一個被批准用於治療實體腫瘤(皮膚癌黑色素瘤)的細胞療法。與CAR T 細胞療法(另一種細胞療法)的情況一樣,lifileucel 是使用患者自身的T 細胞製成的。對於這兩種療法,細胞都是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醫院收集的,但會被送到最終的治療中。 

訊聯(1784)從細胞治療續攻新藥,近期捷報頻傳!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BU-01治療肺部纖維化跨入人體臨床二期,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人體臨床二期收案近50%,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新藥ExoTear治療乾眼症,更榮獲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指標案件輔導,加速公司新藥開發。而訊聯外泌體結合基因轉殖研究,亦獲國際重要期刊發表。

隨著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廣泛被患者使用,滿足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在創新產品逆轉或治療疾病下,改變許多患者的生活。2023年遠離疫情影響之際,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發展大有斬獲,共有9項全新上市的細胞及基因產品於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國家上市。

胰臟位於腹腔深處,腫瘤發生初期幾乎無症狀,所以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胰臟癌轉移、惡化速度很快,因此罹患率與死亡率幾乎一樣,治癒機會低,也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被喻為「沉默癌王」,在台灣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七位。

藥物傳遞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 DDS)夠改變藥品的基本特性,包含其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還可能使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 PK)和生物活性分布(biodistribution)曲線完全不同。DDS具有三個重要功能:可以和藥品結合並能調整藥品負載量、在到達目標之前保持藥品與整體遞送系統的穩定性,以及透過時間與空間皆可監控的過程來釋放藥品。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於昨(10)日召開「小分子藥品CDMO產業發展策略業界座談會」,邀集國內前10大原料藥廠商、西藥製劑、相關公協會逾20位意見領袖,以及衛福部食藥署、健保署、工業技術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等法人與會,從資源整合、強化研發能量及增強國際鏈結等面向,共同討論政府如何協助業者推動小分子藥品CDMO產業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