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灣醫療科技展,希望引領大健康產業產業趨勢,擴大議題關注, 跨界創新合作場: 以醫療為核心,串接電子資通訊、生技製藥產業,基因與細胞醫學、預防醫學與健康管理、創新科研,展出完整上中下游健康產業生態系,搭建合作網絡,激發跨領域對話、開啟新商模, 亞太商貿平台首選: 台灣傑出「醫療軟實力」+「科技硬實力」強強聯手,吸引亞太重要商會、國際指標企業、貿易代理商、專業醫學會指定觀展商洽,為企業品牌加值,迎接全球市場!佈局醫療專業合作: 攜手亞太區域醫學會共同合作打造醫療週,讓企業與更多專科醫師齊聚面對面互動,展秀大健康產業的最新技術&產品,共同探討未來臨床核心挑戰和創新需求!
由鑽石生技投資結合關心臺灣生技醫藥研究發展之人士共同捐助、產學研界共同參與,以培養臺灣生技醫藥研發人才為宗旨的「財團法人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為臺灣生技醫藥領域規模最大的人才培育基金會,有鑑於生技醫藥是臺灣未來重要的經濟產業,為突破我國生技產業學用落差困境,彌補政府財政及推動困難,關心臺灣生技發展的人士,以民間企業的力量,透過此基金會培養具有國際觀及研發能力的生醫人才,促進這個領域的發展並與國際接軌,提昇臺灣高端生技醫藥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國家衛生研究院徐欣伶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瞭解MCT-1致癌基因的致病機轉。硏究發現,MCT-1致癌基因在各類預後不良的侵襲性乳癌組織呈現高度活躍的表現,推測該基因具有顯著的致癌性。徐欣伶副研究員表示,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擾亂了正常乳腺管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會刺激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侵襲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invasion),造成乳腺細胞進一步惡化與異常增生。
「展望2020 生技佈局國際關鍵」 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 ,將聚焦在探討國際生技醫藥產業發展趨勢、生技公司進入國際市場的各面向切入實務,包含FDA法規實務、國際籌資、新潛在國際合作市場以及技術新趨等探討,增進業者提升國際佈局策略及國際授權能量等核心關鍵能量。歡迎生技先進參加~
三顧(3224)、日立化成株式會社及資誠於7/18共同舉辦全球再生醫療趨勢與展望論壇,幾乎是座無虛席,這也可以再次看出,台灣細胞治療現在真的是熱度超高,媒體關注度也是很高,會議也邀請到國際幹細胞學會組織ISCT(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ell & Gene Therapy)的CEO發表目前全球的細胞及基因治療的現況,其中也提到2021年全球細胞及基因治療的產值預可達到537億美金,CAGR為23.3%。
產學合作新突破!臺灣蛋白質計畫(Taiwan Protein Project, TPP)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蔡明道院士主持,該計畫近期與體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提出用DNA聚合酶啟動「下一代DNA定序新方法」。研究論文於108年6月20日刊載於《自然科研通訊-生物學期刊》(Nature Research-Communications Biology)。
活的細胞治療產品具有與其他醫藥品不同的性質而有特殊的考量及要求,本講題內容主要針對細胞治療產品品管檢測之重要性及挑戰、與對品質、流程、製造及新技術等方向加以討論,分享對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及商業化之看法。
訊聯生技與米蘭時尚診所合作,由米蘭診所依衛福部公告之「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向衛福部提出本案「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其他表面性微創技術之合併或輔助療法」細胞治療計畫,主要包含皮膚微創,包括皮下填充及填補魚尾紋。本施行計畫之醫療執行單位為米蘭診所,細胞製備場所為訊聯生技。
在英國政府與國民保健署NHS的支持下,建構倫敦、牛津及劍橋地區醫療科技創新金三角,成為全球頂尖的生技醫療產業聚落,孕育多元先進的新興醫療科技與服務。此次英國說明會,歡迎台灣產、學、研、創投、醫療院所與各界相關人士蒞臨參加,共同探討2019年台、英在新興醫療科技領域之臨床合作、軟/硬體開發、技術授權與投資等合作機會。